吞彌桑布紮紀念館

Published in 尼木縣

   

景點簡介:

吞彌桑布紮紀念館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尼木縣吞巴鄉吞達村。紀念館是緬懷吞彌桑布紮創造藏文、傳播藏文,發明創新藏香製作技術並造福一方等事蹟的專題型紀念館。

吞彌桑布紮西元618年生於今拉薩市尼木縣吞鄉魯熱卡地方。藏文的創造者,他是松贊干布的文才忠臣,也是藏族社會早期的語言文字學家和翻譯家。

吞彌·桑布紮,藏文的創造者,西元7世紀,生於雅魯藏布江南岸的今西藏山南地區的隆子縣,吞彌是其家族名稱,桑布紮梵語意為優秀的吐蕃人。因為藏文的創制,他也是吐蕃七賢人之一。文字可以說是一個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不倒的根本,而他創造的藏文,更是為整個雪域民族的前途,帶來了發展的曙光。松贊干布對於文字的信仰,被吞彌·桑布紮所實現,雪域的智慧明燈將永放光芒。

文字已經成為一個民族的重要象徵和臉面。藏文的創制,延長了藏民族的生命力,文字的存在,使得我們可以看到藏民族的過去,甚至因為文字,我們也能看到藏民族的未來。在過去,藏文為藏民族的發展注入了動力,在將來,藏文依然會為這個民族的前途注入更多的活力。

吞彌·桑布紮作為藏文字的創造者,已經無可非議地成為了廣大藏族人民的偶像和崇拜者。隨著社會的發展,多元文化已經成為我們這個社會的主題。

吞彌·桑布紮故居始建於1300多年前的吐蕃松贊干布時代。當年吞彌·桑布紮功成回鄉後,利用吞巴鄉豐富的水利資源,發明了木制的水車來磨制藏香的原料柏木,水車旁堆著磨盤大的橙黃色柏木泥,柏木泥製成磚晾乾後,就製成藏香的原料了。而吞巴人也因為有了水車,制出了有名的尼木藏香,它與雪拉藏紙普松木刻雕版合稱為尼木三絕

吞彌-桑布紮紀念館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尼木縣吞巴鄉吞達村。距離尼木縣城約20公里,距離拉薩市區約110公里。離318國道2.7公里。是緬懷吞彌-桑布紮創造藏文、傳播藏文,發明創新藏香製作技術並造福一方等事蹟的專題型紀念館。

紀念館中央設立吞彌桑布紮的塑像。他是松贊干布的文才忠臣,也是藏族社會早期的語言文字學家和翻譯家。走廊壁畫上用藏文印刷體書寫由吞彌編著的《文法根本三十頌》、《添性論》以及《文法三十頌集精》,《解釋文法疑難之鑒》等名著。

館內的一組組壁畫,集中反映了吐彌桑泊紮的不朽業績。如吞彌降生之地、奉贊布之命、惜別拉薩前往天竺求學、歷經千辛萬苦、抵達天竺後拜波羅門大師李經等多名班智達為師努力學習梵文和語言、敬重佛法、刻苦學習的艱難歷程,受到贊布的熱烈歡迎和高度敬重。為了帶動臣民學習藏文、贊布拜吞彌為師,在古卡爾瑪如堡(今帕崩崗寺)潛心學習三年,掌握了新藏文後向臣民頒佈了第一道政令。二樓中央設有松贊干布和他的三個愛妃芒薩赤嘉,文成公主和赤尊公主的塑像。

吞達村簡介

吞達村位於尼木縣吞巴鄉,一灣河水緩緩流淌,一些不知名的野花開滿河畔,村莊內綠樹成蔭,藏式農家小院錯落林立,勾勒出吞達村如畫的田園美景。過去我們這裏是土坯房、泥巴路,現在變成旅遊景區了,城裏人來了都不想走。”63歲的次珍老人說到這,臉上笑開了花。

除去美麗怡人的自然景觀,吞達村的人文景觀也非常豐富。藏文創始人吞彌·桑布紮的故居、全國首座藏文字主題博物館、藏香、藏紙、藏雕刻等8項國家級、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吞巴莊園等優秀的旅遊資源,還有手工藏香的製作工藝……在這裏不僅可以欣賞美景,還可以感受厚重的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