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巴漁村

Published in 曲水縣

    

景點簡介:

俊巴村位於曲水縣曲水鎮茶巴朗村,拉薩河南岸。拉貢公路(機場公路)可直達。距離首府拉薩市約50公里,距離曲水縣城3公里。該村是西藏自治區僅有的一個世代以打魚為生的漁村,家家戶戶以打魚為主。

在藏族地區,很多習俗都是與宗教聯繫在一起的,歷史上,藏族不吃魚,這與藏族的信仰有關。自從佛教傳入西藏以後,既對全民族產生了從生活到文化各個方面的影響。在藏族看來世間一切生命都是極為寶貴的而且一切生命之間都存在輪回再生的關係,只有按照佛法關愛一切生命,死後才有可能升入天堂。藏族不吃魚,因為魚是上天在凡間的代表,是神的化身,所以魚是神魚,那是不可以吃的。但是俊巴村作為西藏唯一的漁村,世世代代以打魚、食魚為生,難道他們就可以觸犯佛教的戒律嗎?難道他們就不怕觸犯神靈嗎?原來,俊巴村民打魚、食魚是有由來的。傳說,很久以前,由於拉薩河內的魚類猛增,魚都長出了翅膀,河裏的魚常常飛到天上,遮天蔽日,陽光不能照耀大地,嚴重威脅萬物生存。加之佛祖釋迦牟尼在天庭處理天庭事務的時候,這些長著翅膀的魚飛到天庭大鬧天宮,其中一條東巴魚把佛祖釋迦牟尼的墨水打翻了,墨水流到了人間,佛祖見到此景,極為憤怒,立馬下旨,命令守護在俊巴村境內白瑪拉措的一位叫巴萊增巴的聖人(神的化身)帶領俊巴人一道去消滅這些長出翅膀的魚,並允許他們從此可以吃魚。巴萊增巴漁夫身材高大、面色威猛、身著魚皮鎧甲、手持金剛杵,是俊巴村人的首領,他帶領俊巴人不分晝夜,和這些長著翅膀的魚激戰九天九夜,終於凱旋而歸,當天他們吃魚,喝酒慶祝勝利。從此俊巴人就有了吃魚的習慣。後來由於拉薩河水域遼闊、魚產豐富、魚類品種繁多,當地漁民多以分組的形式集體出江捕魚維持生活。據當地人介紹,他們食魚是得到了釋迦牟尼佛祖的授意、是不觸犯神靈的,把巴萊增巴聖人也當作他們的祖先。

俊巴漁村皮具手工藝製品:

俊巴村自古就有獨特的皮具加工傳統,全村大約有70%的家庭以家庭作坊模式加工製作小型牛皮船、賽盤小糌粑袋和小茶葉袋等皮制工藝品,以前各大寺廟高僧所穿的夏松嘛(皮制手工長靴)也是由俊巴漁村村民來製作的。達瑪如鼓是西藏宮廷音樂必備樂器,此種樂器在製作工藝上極為講究,在製作歷史上多為俊巴漁村的村民用魚皮來製作,製作工藝在西藏獨一無二,由於現在魚資源減少,已無適合製作魚皮,該村的魚皮製作技藝已失傳。近年來,村民依靠著獨有的文化特點及生產方式,在繼承的同時不斷開發創新,利用牛、羊皮製作具有濃厚的藏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銷售給國內外遊客,增加了村民的收入。現俊巴手工皮具製作技藝已列入西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牛皮船製作:

牛皮船是藏區獨有的渡河工具。以拉薩河和雅魯藏布江中游的牛皮船的製作為優良。牛皮船的造型結構比較簡單,首先採用比較堅硬有彈性的樹木來做骨架,然後把犛牛皮泡在水裏,將皮上的毛和肉全部去掉後,用4張牛皮並對縫起來,趁牛皮軟時包在骨架上,同時用牛皮繩子捆緊繃好、曬乾、擦油定型,再把牛皮縫口接頭處,採用牛、羊油來堵住縫口密封好,避免進水,最後作一對劃槳,就可以下水使用,只需1個船夫就可以操作。在桑耶寺壁畫中看到,吐蕃時期的早期牛皮船是圓形圓底船,估計比近代牛皮船小一半,船隻容納約3-4人。牛皮船下水浸泡後比較濕軟,不怕河中礁石撞擊,且自重量小,不管河道深淺,都可行。

近代牛皮船,是將早期牛皮船改成梯形船,有4張牛皮縫製,比早期牛皮船大一倍,船內容納約7-8人。牛皮船,可靈活多用,如果水上行程較遠,乘客人數較多就把兩隻牛皮船並對捆綁在一起使用,這樣不但提高了安全性能,而且人和東西不分散,便於一次性過江,這時候划船,兩邊需要幫手。一隻牛皮船的重量約有十多斤到三十多斤不等,一個人可以背走,平時不用時從江邊背到自己家存放,或者放在江岸固定的船房內。

俊巴漁村春播節:

俊巴漁村的村民在生產方面除了進行漁業生產,還與西藏其他地區一樣每年進行農業生產。生產方式及生產習俗也同其他藏區基本上一致。春播節又叫播種節、試種節,每年藏曆正月,按照藏族曆法所定播種吉日,舉行迎接儀式。到春播節的那一天日出時,由一個當年屬相的婦女和幾個老農民,穿上節日盛裝,在全村的人尚未到來之前,事先將準備好的茶酒,祝願用的經幡,祭祀用的香爐帶上,到當年破土耕地時最好的土地上擺開之後,為當年的豐收來臨,莊稼的長勢旺盛,在地裏求福祈禱,期望土地神保佑賜福。

在祭完土地神、農業神之後,村民們就回到漁村。當他們一回到村子,全村的男女老少便穿著自己最漂亮的衣服,給大、小耕畜打扮起來,由村裏的頭領吹螺號告知村民,村民們和當年屬相的婦女、老人們一起來到準備開耕的那塊耕地上。男女青年們歡歡樂樂地分成幾攤子,喝茶飲酒。茶酒之後,由幾個男人向首先開耕的方向燒香祭祀,豎經幡,高唱頌詞,祭祀神靈,準備試耕。在參加祭祀祈禱儀式中,一般說來,每戶帶來一對耕牛即可,由該戶主婦向天敬酒3次,在耕牛腦門上抹3道酥油,以示吉祥。在每對耕牛的軛木上插上經幡,新耕的第一犁,由屬相相同的婦女撒出吉祥之氣,福運之種子。其餘的耕牛一對跟著一對地耕翻。此時的田地裏,真是牛的世界,吼叫的鬧市。

敬神儀式完後,大家在一起休息,此時老中青年男女們跳上歡快的鍋莊,以表示慶祝,大家唱歌跳舞,盡情地歡樂。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農用機械的推廣應用,現在該村春播節的耕牛已逐步由拖拉機取代。

從曲水縣城租車沿機場高速、在兩橋一洞處往西,行進20公里即可到達俊巴漁村。俊巴漁村的白瑪拉措湖、鞏喀神廟、牛皮船舞、特色高原漁村婚俗、春播節都極具觀光體驗價值。俊巴魚宴極富盛名。

 

景點美食:

俊巴村附近沿拉薩河及雅魯藏布江沿岸水域遼闊,漁產豐富,魚類品種繁多,主要有白魚、花魚、尖嘴魚、鬍子魚、薄皮魚、棒棒魚、藏鯰魚等。當地漁民根據魚的品種和特點可以烹飪成為幾十道美味菜肴,如清燉魚、紅燒魚、麻辣魚、油炸魚、生魚醬、魚包子、魚頭湯、幹魚片、蔥花魚、清蒸魚、鯉機魚、醬魚炒、豆瓣魚、豆腐魚等。他們運用原始手法烹製菜肴,所用調料均為綠色的、無公害的、天然的。受到了國內外旅遊者的一致讚賞。現俊巴魚烹飪製作技藝已列入西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