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最早的寺庙——  『桑耶寺』

69

 

      桑耶寺(藏語:bsam yas gtsug lag khang)意為“不可想象”,又名存想寺、無邊寺,相傳,赤松德贊為了弘揚佛教,請印度僧人蓮花生為其建寺傳法。蓮花生施展法術,一座寺廟現於掌心,赤松德贊見此景大驚,寺廟建成後,便命名為“桑耶寺”。

 

      桑耶寺座落在山南扎囊縣境內,雅魯藏布江北岸。始建於吐蕃王赤松德贊時期,佔地總面積近九公頃。公元767年奠基,公元779年竣工,歷時十二年。該寺建築風格別具一格,融合了漢、藏、印三家的建築風格,底層為漢式建築,中層為藏式建築,頂層為印式建築,從整個外表看是屬藏式建築風格。它是西藏古代建築中最有特色的建築群,完全是按照佛經中的世界形成圖設計的。該寺建成後,成為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寶齊全的寺院。

 

      桑耶寺曾多次被火焚。目前的建築規模,基本上是七世達賴喇嘛時期重建的。寺內壁畫完美無損,詳細地描繪、記載了西藏人種的來源,及藏族民間文體娛樂活動。位於西藏山南地區的扎囊縣桑耶鎮境內,雅魯藏布江北岸的哈布山下。它始建於公元8世紀吐蕃王朝時期,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寺內建築按佛教的宇宙觀進行佈局,中心佛殿兼具藏族、漢族、印度三種風格,因此桑耶寺也被稱作三樣寺。1996年,桑耶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2005年,桑耶寺被評定為中國4A級旅遊景點。桑耶寺藏文意為"無邊寺"、"存想寺",融合了漢、藏、印度三種建築風格,故又叫"三樣寺"。該寺集西藏古代文化、中原文明和印度文明之大成,是中國民族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桑耶寺始建於公元8世紀中葉藏王赤松德贊統治時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位於山南扎囊縣境內雅魯藏布江北岸的哈布日山下,依山臨水,氣勢宏偉壯麗,是藏族文物古蹟中歷史悠久的著名寺院。該寺建成後,由寂護在此剃度第一批藏人出家為僧,號稱"七覺士"。此寺因而也成為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寶齊全的佛教寺院。

 

      寺廟內珍藏著西藏自吐蕃王朝以來各個時期的歷史、宗教、建築、壁畫、雕塑等多方面的遺產,如刻有皇帝手筆的"大千普佑"的匾額,高達4.9米的興佛盟誓碑,能發出九種不同音符的銅鐘等等。桑耶寺的壁畫以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技藝精湛而聞名於世。其中"西藏史畫"從遠古傳說的羅剎女與神猴成婚,繁衍西藏這塊土地上最早的人類開始畫起,直至九世達賴喇嘛的業績,整個畫面長92米,是西藏壁畫寶庫中罕見的精品。

 

      桑耶寺從建成之日到現在,經過十幾個世紀的風風雨雨,幾度興廢。吐蕃晚期,朗達瑪滅佛毀寺;到公元10世紀初,薩迦法王重新作了修整。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後,中國政府極為重視該寺的古建築和寺內文物的保護工作,曾撥專款進行維修。

Read 1068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