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

納木錯北岸。(攝影嘉措)

 

納木錯,藏語天湖的意思。她像是天空中落下來的一塊碧玉,鑲嵌在藏北大地美麗的草原上。天一般的湖,湖一般的天,她的身姿與人們賦予她的稱呼是如此地貼切。納木錯與念青唐古拉一起,在藏北大地上構成了一幅數千年亙古不變的壯麗圖卷。

 

撰文/ 余梅

 

納木錯是藍色的,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位置,她所呈現的是不一樣的藍色光焰;你只要在湖邊站上幾分鐘,她就可以因雲層的湧動和風吹的波瀾而為你上演藍色的迷幻變奏曲。她藍得清澈,藍得潤肺清心,那波光,可以洗滌每個人的靈魂,只要這個人自己願意。今天的遊客和攝影愛好者們給納木錯取了一個美麗到憂傷的名字,稱她為情人的藍色眼淚或叫天神的眼淚

 

而當地的牧人們則親切地稱納木錯湖為福綠的納木錯母親湖(納木錯秋木姆)。從很早的時候,人們就把從天空俯瞰納木錯的樣子繪製在心中,他們把她描述為東西延伸的一位靜臥的金剛亥母之像,她的頭在拉江肯巴山,她的腳就是過熱哈波東,也有人說她的兩個腳不是併攏的,另一隻腳就是如今遊客如雲的紮西島。昂曲和芝曲兩個支流如同金剛亥母空中舉起的寶劍,湖源處的三個小湖像金剛亥母仰視的三隻眼睛,瑪恰斯姆島像金剛亥母右手持著帶血的頭顱,而哈布東就如同金剛亥母的一個坐墊。

 

納木錯北面平均海拔5000 米以上,是平緩中略有起伏的藏北高原,即羌塘草原,那裏廣闊的湖濱草原環繞著納木錯,水草豐美。緊貼著納木錯的南面,是綿延了1400 多公里的念青唐古喇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平均海拔5800-6000 米,山上的冰雪融水彙聚成小河,好像源源不斷的乳汁注人納木錯,形成向心形水系。由於氣候變暖,現在,每年進入7 月,山上的雪基本融化,只有海拔7111 米的主峰唐拉雅秀然披著冰雪的盛裝,當地人說,那是山神的戰袍。

 

納木錯與念青唐古拉一起,在藏北大地上構成了一幅數千年亙古不變的壯麗圖卷。

 

嚴冬季節湖面封凍,大地和山峰一樣白雪皚皚,天地之間充滿著肅穆;春末,湖面上的冰雪漸漸融化,藍藍的湖水開始溫柔地蕩漾,在風和日麗的時候,平靜的湖面倒映著飄浮的白雲和巍峨的雪山,恬靜又明麗;夏季,湖中島嶼上棲息著數萬隻斑頭雁、棕頭鷗、魚鷗等候鳥,生機盎然,湖濱綠草如茵,盛開著滿坡滿坡的野花,芬芳鬥豔;進入秋季,湖水依然是夢幻的藍色,湖濱草原則換上了金黃色的衣裳,飽滿的大色塊對比是自然帶給人們的另一幅絕美畫卷。

 

冰雪消融的季節,環繞納木錯,從北面看一眼納木錯與念青唐古拉的相互依偎,去感受那藍色湖水與潔白雪山攜手相映,你就真正地置身于神仙眷侶所居住的曠世美景之中,此情此境,你也許會放下塵世的一切喧囂,盡情感受升入天國般的幸福。那一番經歷,也許會使你內心從此有了一道可以相伴一生的風景,任何時候回憶起來,你都對天地人生充滿無限的感激之情。

040

 

人神共有的情感故事

講給天地之間的神山聖湖

 

這裏的山和水,首先是屬於藏北牧民的。世世代代生活在高原上的人們,心中擁有著這廣闊的天域,他們先是滿懷敬畏地把山河大地都神化起來,用以祈願福祉。進而,他們又將自己的生活和情感注入到這些大自然的神靈中,為雪山和湖泊賦予了強烈的生命色彩,並編織出豐富絢麗的紛繁故事,創造了人神交錯、多彩紛呈的精神世界。有趣的是造物主也為牧民編造這些故事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護佑高原的神仙眷侶

 

在青藏高原的西部和北部,神山和聖湖經常是成雙成對地一起出現,如:岡底斯山與瑪旁雍措湖、達爾果山與當惹雍措湖、西亞爾山與俄亞爾措湖等等。納木錯與念青唐古拉也是一對降落在凡間的神仙。但這還遠遠不夠,他們並不只是一雙情感線條單一和愛侶,他們之間的纏綿故事枝節甚豐,把方圓幾百公里內的山山水水全都包容了進去。在整個西藏高原所有的神話傳說中,關於納木錯和念青唐古拉的故事肯定是最為豐富,最為生動和完整的一部分。

 

在當地的傳說中,納木錯(納木錯瓊姆)是帝釋天的女兒,是天湖女神。她的水源是天宮禦廚裏的瓊漿玉液,到了大地上則變成了天宮神女的一面絕妙的寶鏡。納木錯是永寧地母十二尊之一多吉袞紮瑪的依所。而念青唐古拉的藏語意為靈應草原神,他是藏族神話中世界形成九神之一,是十八掌雹神之一,是北方草原眾神中的主神;他擁有廣大無邊的北方疆域和豐富的財寶。他與高原東部的瑪加崩熱山和西部的岡底斯山三山並重,同為整個高原的主宰之神。念青唐古拉有自己的譜系,父親沃岱鞏傑,母親芸恰秀吉,妻子是納木錯秋姆。此外,念青唐古拉還有360 位伴神,屬部數十萬。

 

念青唐古拉和納木錯似乎來到世間便是一對夫妻。納木錯的形象是全身青色,一面兩手三眼,右手持龍頭禪杖,左手持寶鏡,束高髻,余發披於身後,騰雲駕霧,騎青色飛龍。而念青唐古拉的形象是日月蓮花墊上,乘白馬,著白衣,髮髻纏白綢,頭戴盔甲,右手高舉包飾五角金剛的馬鞭(紅矛)多加寺有壁畫,降妖除魔、左手人拿著白色(玻璃)念珠。念青唐古拉與納木錯相親相愛,共同呵護著藏北草原,為北方世世代代的百姓們帶來福祉。但這一雙夫妻的情感之中也夾雜了豐富的故事元素,這些內容使得藏北遼闊的草原不再空曠寂寞,而是充滿了人世間的溫情。牧人們這樣講述著納木錯與念青唐古拉的故事:

 

紮古惡臉的故事

 

在當地的傳說裏,納木錯北岸一座不大的山坡上住著一位流浪者,他名叫紮古,也叫紮古惡臉(惡臉藏語中的意思就是又黑又很難看的臉)。紮古以狩獵為生,他同時也是一位贊神,法力無邊。一天早晨,紮古挎上弓箭別著大刀去打獵,路遇一條黑蛇和一條白蛇正在廝殺,那白蛇威風凜凜,鉗嘴卡住黑蛇的頭甩來甩去。當他晚上滿載獵物歸來時,又見黑蛇占了上風,白蛇已奄奄一息。紮古惡臉想想說:就把白蛇當成天神,黑蛇當做魔鬼吧。拔出大刀把黑蛇砍成兩截,救了白蛇的性命。

 

過了幾天,紮古又在出獵的路上看見一頭白野牛和一頭黑野牛頂架。白牛像一座高高矗立的雪山,每一次攻擊都使黑牛只有招架之力。等紮古晚上歸來的時候,黑牛高高舉起蓬鬆的牛尾,兩隻黑洞洞的鼻腔冒著青煙,白牛已被頂翻在地。紮古心想:這白牛可能是天神,黑牛可能是魔鬼。他用野牛肋骨做成的弓箭射死了黑牛。

 

紮古剛回到家裏,念青唐古喇山神化為凡人相貌出現在他面前,並對紮古說:朋友,你所救的白蛇和白牛是我的兩個神魂動物。我要報答你的救命之恩。

 

念青唐古喇山神打開他所有的倉門,讓紮古選三樣東西,只許拿三樣。山神的倉房裏堆滿了金銀珠寶,綾羅綢緞,到處都是金燦燦,亮晶晶,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贊神一時不知道要什麼好。於是,閉目瞎摸。他第一次摸到的是鹽,便抓了一把撒向北方說:但願對人類有用。第二次摸到的是一個人頭,便急忙扔到了納木錯裏面。但實際上這個人頭是一顆碩大的紅瑪瑙,所到現在還傳說,在納木錯湖裏,有一個水晶做成的盤子,裏面盛裝著一顆碩大的紅寶石,就是當時紮古扔進去的紅瑪瑙。第三次,紮古摸到的是一把沙子,實際上是一把金子,也讓他給撒到了北方,於是現在納木錯北部的申紮縣富含金礦,出產金子。另一種說法是,紮古第一次摸到是的鹽,便抓了一把撒向北方說:但願對人類有用。第二次摸到的是堿,便抓了一把撒向北方說:但願對世人有用。第三次摸到一個疙疙瘩瘩的東西,也抓了一把說:也撒到北方去吧。可這個疙疙瘩瘩的東西可不是什麼好玩意,而是一直到現在都在困擾著高原牲畜的炭疽病菌。

 

041

納木錯和念青唐古拉。(攝影車剛)

納木錯的偷情和念青唐古拉的28 個兒女

 

在納木錯北岸約30 公里處的保吉鄉有一座山叫保吉山,與念青唐古喇山遙遙相望。當年威嚴峻拔的保吉山常與納木錯竊竊私語、纏纏綿綿,生下一個兒子──唐拉劄傑。現在保吉鄉西邊約12 公里處,有一個名叫秋爾錯的小湖,湖邊有一面山坡,名字就叫唐拉劄傑,意為突然出生的孩子。傳說保吉山和納木錯為了不讓念青唐古喇山發現唐拉劄傑,就把唐拉劄傑藏在保吉山以西。所以今天在納木錯北岸,無論從什麼角度一般都能目睹念青唐古拉主峰的尊容,可站在唐拉劄傑山上,就是看不到念青唐古拉的主峰。

 

儘管如此,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神力無邊的念青唐古拉怎麼會不知道這點小事呢?一次,念青唐古拉抓住了自己的妻子與保吉山私通,保吉山正欲拔腿北逃,念青唐古拉的長刀砍斷了它的雙腿,保吉山再也無法站立了。如今人們乘車前往保吉鄉所經過繞湖的公路就是從傳說中的保吉山斷腿所形成的山谷處穿行而過。

 

因為念青唐古拉在藏北無以匹敵,所以它對保吉山與納木錯的私情採用如此殘忍的報復行為,並沒有一個神靈敢出來說一句不是。但為了贖回自己對保吉山犯下的罪孽,念青唐古拉在現保吉鄉二村境內修建了岬南曲加一百個塔山,如今,岬南百塔山像一堵塔牆,矗立于保吉以東納木錯湖正北約40 公里處,據說在每座佛塔的底座邊上都有一泓泉水,是敬獻於佛塔的淨水。

 

在另外的一些傳說裏,念青唐古拉自己也不是一個安守於家庭的神靈。沿著納木錯南岸向西有一個像藍寶石一般的小湖泊──卓瑪拉錯。據說這是念青唐古拉山的婚外女兒。念青唐古拉也害怕被自己美麗的妻子發現,把卓瑪拉錯藏在這裏。站在卓瑪拉措岸邊自然看不到納木錯。至於卓瑪拉錯的母親是誰,牧人們也不清楚,這也許是念青唐古喇山的高明之處吧。

 

念青唐古拉有個兒子叫唐色──意思是唐公子。可這個挺拔峻秀的唐公子也不是納木錯所生。這座高聳的雪山位於唐拉雅秀西南角。唐色出生之後直挺挺地往上長,個頭兒不斷增高。念青唐古拉看這個架勢覺得馬上要超過老子了,便對唐色說:你不能再長啦!說完按了一下唐色的頭。唐色的樣子至今看上去也好像是不服氣地低著頭。唐色雖然高峻挺拔,但還是被老子高大的身軀擋住了他和納木錯之間的視線。

 

在方圓幾百公里的山山水水之間,都刻寫著納木錯與念青唐古拉的生活印記,傳說念青唐古拉共有28個兒子,其中從班戈縣到那曲鎮路上平地裏凸起的一座小山叫江查山,只有那一個才是納木錯與念青唐古拉共同養育的兒子。

 

多加寺前的小佛塔。(攝影黃宗琥)

043宗教的加持

賦予聖湖信仰的力量

 

在遍佈著宗教信仰色彩的高原上,納木錯與羊卓雍錯、瑪旁雍錯並稱為西藏三大神湖。在環繞納木錯周圍的一些洞穴和崖壁上的岩畫中,我們可以看到飛禽走獸、花卉草木、雲紋、字母等各種圖案,苯教內容與佛教內容混合在一起,歲月在這裏被擠壓,從遠古時代起,不同時期的文明層層疊加,向我們展示了異常豐富的文化資訊。

 

很早以前,納木錯就已成為苯教的三山三湖聖地。此外,苯教還認為念青唐古拉是修得正果的諸持明者的修行靜地之一和歡聚處。相傳早在土蕃第九代贊普布德貢傑在位期間(西元前1 世紀左右),他就曾邀請在納木錯朵仁半島上密修的苯教大師董烔吐欽振興苯教。

 

到佛教興起後,人們繼續講述:蓮花生大師來西藏傳法時,受到身為北方土著大神念青唐古拉頑強的抵抗,山神降下漫天大雪和迷霧。而蓮花生觀想金剛手恰那多吉,以誓願法收復了念青唐古拉。和山南地區的雅拉香波等西藏著名的神山一樣,念青唐古拉從此轉而成為佛教的守護神。這個故事的背後其實是佛教與苯教在納木錯一帶發生摩擦,最終佛教戰勝苯教,將念青唐古拉和納木錯指認為佛教神山聖湖的真實歷史。以後的年代裏,佛教各教派的信徒和高僧紛紛來到納木錯周邊修行,環繞著納木錯的島嶼和山峰之間,就出現了無數佛教聖跡,供後人膜拜。

 

042

湖岸的修行人。(攝影車剛)

 

↓轉湖人(攝影余梅)

044

 

納木錯轉湖傳統

 

公元12 世紀末,佛教達隆嘎舉派創史人達隆塘巴紮西貝等高僧到納木湖上修習密宗要法,並始創羊年環繞納木錯靈湖之舉。信徒傳說,每到羊年,諸佛、菩薩、護法神都會到納木錯集會,並設壇大興法會。此時信徒轉湖一次,勝過平時轉經十萬次,其福無量。所以每到藏曆羊年,僧俗信徒長途跋涉前往轉湖,千裏迢迢,完成艱辛的旅程,轉湖朝聖。

 

由於湖面太大,湖邊地形複雜,以往轉湖一圈最快的要7 10 天,老人們一般要半個月以上甚至二三十天,所以大家也用轉紮西半島來代替。據說,圍著紮西半島轉七圈就等於轉湖一周。而班戈縣人說,轉多加南卡島7 圈也是相當於轉納木錯湖一圈。現在,牧民差不多每家每戶都有了摩托車,所以年輕人經常騎摩托車轉湖,順利的話幾個小時就轉下來了。但也有一些虔誠的信徒認為只能依靠自己的身體——包括腳步和身體的丈量——來完成轉湖,才能表達對佛的真心。轉湖的信徒們走到經幡習習的神浴門,都會卸下包袱進行一番洗漱,洗掉身心中所有的不潔。北岸的陽坡上長滿了簇簇爬地松,朝聖的善男信女們多半都要帶上一些松枝作為贈送親朋好友的絕好禮品。牧家主婦每天早晨供神的煨桑大都是納木錯湖畔的松葉。

 

羊年轉湖應該在4 15 日達到高潮。屆時僧俗雲集,各寺廟香火繚繞,熱鬧異常。而在當地人,每年5 15 日才是轉山、掛風馬旗和供桑煙最隆重的日子。班戈人把這一天叫作世界供奉日。有的傳說中稱這是格薩爾王登基的日子。也有人說這是紀念蓮花生大師的一個節日。

 

納木錯,藏北高原的聖湖,她承載著人類無數世俗的夢想和歷史久遠的宗教情懷,圍繞著她轉上一圈,就會享有無限的安樂,就會分享她的法力和功德,就會完成世人心中美好的祈願。

 

納木錯4 個方向的4 座寺廟和神浴門

 

在納木錯的4 個方向分別建有4 座寺廟,即東面的紮西多莫切寺,南面的古爾瓊白馬寺(簡稱古瓊寺),西面的多加寺和北面的恰多寺。儘管這4 座寺院修建的年代並不相同,但現在的信徒們確信它們剛好象徵著佛教上所說的慍、怒、權、勢四種不好的情勢,或者象徵佛學上所言的息、增、懷、伏,它們在納木錯4 個相應的位置上成為了聖湖至關重要的形象座標。

 

紮西多莫切寺——在納木錯的東面距離拉薩和當雄最近的紮西島上,以前也有非常大的修行岩洞,多個世紀以來,諸多高僧在這裏修行過,據說其中也包括了蓮花生大師。幾十年前,退伍軍人江白堅贊到各地漫遊,在紮西島上遇見了一位從昌都來這裏修行了多年的甯瑪派高僧,這位漫遊者被高僧收作弟子,開始修習寧瑪派教義。在高僧回去昌都之後,江白堅贊繼續留在紮西島修習。從1979 年開始,江白堅贊帶著僧人和當地群眾一點一點地修建起了如今的上、下兩個經堂,這裏便形成了兩個小的寺院。江白堅贊說,從此前一直到現在,在這裏修行的一直是甯瑪派僧人,從修行洞到現在修起來的小型的頗章,一直主供的都是蓮花生大師像,所以這座寺院應該是一個確確實實的寧瑪派寺廟。可是島上的旅遊石碑上介紹說這是一座格魯派寺廟。

 

紮西島上還有自然形成的釋迦牟尼像、勝樂金剛像等無數的造像;有高聳的蓮花生合掌石、守門忿怒父母立像等多種勝跡。傳說,這裏是2800 神仙居住地。

 

045

多加寺外景(攝影佚名)

 

 

古爾瓊白瑪寺——古瓊寺是歷史上有名的納木錯周圍四大寺廟之一,創建於西元八世紀,由古如魯益堅贊修建,初為寧瑪派。後來在蒙古固始汗派兵征伐西藏時被毀,過幾年修復後,寺廟的教派就變成了當時盛及一時的薩迦派。後來由阿噶爾喇嘛又改為寧瑪派。這裏還曾經是黑帽嘎舉派的寺廟,第15 世嘎瑪巴還曾經派一位高僧來到這裏修行。而在這位活佛圓寂之後,接下來的一位主持活佛是甯瑪派上師的弟子,寺廟於是又改回了寧瑪派。這座寺廟內也擁有許多歷史悠久的文物佛像、唐卡以及教具。寺廟周圍景色迷人,空氣新鮮,牧歌悠揚,河流激蕩,同時在寺廟南部的群山之中擁有豐富的藥材資源和珍稀的野生動物。

 

多加寺和其多島——多加寺建在納木錯正西面多加魯古島的一處山崖上,寺院鑿壁而築,依山面水。淺褐色的岩石,紅色的牆體與藍色的湖水、白色的雲朵相映照,煞是美麗。傳說該寺創建於1879 年,而最初的創建者是一位中原皇帝的兒子(也有說是皇帝的侄兒),他西行求佛,首先到了拉薩。當時的達賴喇嘛告訴他,他的佛法之緣在納木錯。如今,人們只知道他的藏語名字叫加拉· 巴爾桑波(或加拉加紮· 巴爾桑波)。巴爾桑波來到多加島的時候,這裏還只有修行洞,所有的東西都沒地方放,他的隨從帶了一支獵槍,巴爾桑波把獵槍直接插進了岩石,直到現在,那只獵槍槍筒的鐵管還能看得見。後來,巴爾桑波在這裏修建了寺廟,在這裏圓寂,並成為第一世多加寺活佛。現在的主持已經是第7世法王。

 

多加寺建有5 座修行洞、3 座法王殿,另有經堂與仲堂。正殿供奉著蓮花生大師、松贊干布與勘欽菩提薩多的佛像,寺內擁有許多珍貴的文物佛像、唐卡、壁畫和教具。

 

多加島又是納木錯陽面十八大島嶼之一,這裏在岩石上擁有自然形成的蓮花八貌之一的古如多吉卓鹿的頭像、唐拉神牛的腳印、自然顯現的六字經文等許多奇特的景觀。

 

離多加寺不遠的其多島一般也被納入多加寺景區的範圍。其多島的山崖上分佈著許多幽靜的岩洞,洞裏面有一些不同礦物質形成的色彩斑讕的天然壁畫,時而清晰可見,時而模糊不清,變化無窮。相傳蓮花生大師曾轉經到過這裏,他看著一個名叫古雜日的岩洞中崖壁上色彩斑駁的圖像,告訴身邊的人們:未來的世界在這個洞裏可以顯現出來。後來的人們經常去觀看石壁上的圖案,它們經常發生各種變幻。有人說那些就是預示未來的影像,其中甚至可以包括大自然的一些重大的災害等。

 

046

多加寺建在納木錯正西面多加魯古島的一處山崖上。(攝影吳雨初)

 

此外,這裏的山崖上、石洞中,還留存有許多曆輩先民繪製的岩畫,年代久遠,內容豐富,自然與宗教的題材相互交疊,包括了相當深厚的文化內涵。早在1996 年,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和班戈縣人民政府就已命名這裏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湖岸的天然聖跡。(攝影佚名)

047

 

恰多寺和聖象天門——在納木錯北面的恰多朗卡島,崖壁上也有很多自然形成的圖像和圖案,被人們賦予了許多宗教的含意,看成是各種佛像及文字,當作聖跡。越來越多的修行者來到這裏,在山崖上的開鑿洞窟進行長年修行,後來的人們在修行聖地上建起了恰多寺。這是一座格魯派寺院,可能有370 多年歷史。早期,這裏只有寺院,沒有活佛。有一位喇嘛來自康區,他轉了一個月瑪尼廓爾欽,之後在這個寺廟去世。他去世之前留下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來世我還要到你們的寺廟裏來,希望你們可以收留我。僧人們根據他的遺言找到了轉世靈童,這位靈童來自納木錯鄉的達波部落(以前納木錯鄉有兩個部落——納木錯和達波),他被尊為恰多寺的第一任活佛。恰多寺最興盛的時候曾經有500多僧人一起學經和修習。如今,恰多寺已經廢棄了半個多世紀。但在寺廟背後山崖上的修行洞裏,依然還會有虔敬的修行者在靜修。幾年前,當地人偶爾走進一個洞穴,卻意外地驚擾到了裏面的一位修行者,這位修行者從此精神失常。

 

恰多南卡島正好處在念青唐古拉的正對面,這裏有兩根聳立的石柱,一根渾然一體,另外一根中間有一個空洞,像極了陽朔的象鼻山石門,當地人把兩根石柱當作陰陽的象徵。另一種傳說是,當年,納木錯與念青唐古拉的婚禮就在這裏舉行,婚禮的當天,由1000 名童子和1000 位仙女共同建造了這座婚姻之門,念青唐古拉每次來找納木錯,必由此門經過,所以這裏也被稱作念青唐古拉之門。由於這個地方特別的角度,透過這個門去看納木錯與念青唐古拉的相依相偎,的確是一道絕佳的風景。近年來,當地人給這塊如象鼻的巨石取了一個非常貼切又形象的名字——聖象天門。

 

4 個神浴門

 

寺院之外,在納木錯的周圍還有4 個神浴門為聖湖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東邊的叫紮西神浴門,位於紮西島的一個角上;南邊的叫拉莫東神浴門,在噶爾拉莫東山腳下;西邊的讓瑪神浴門,因為距多加寺不遠,所以也叫多加神浴門;北邊的叫江長神浴門。據說非常奇特的現象是,藏北最冷的寒冬,氣溫在零下三四十度,納木錯湖面冰凍三尺,而這4 神浴門地方的水卻依然是流淌著的,從不結冰,儘管這4 個地方並不是熱泉或溫泉,水的溫度是正常的。

 

當地百姓於是認為這都是神加持過的地方,在這些地方都掛滿了經幡。人們轉湖轉到這裏的時候要做象徵性的沐浴,並做各種其他的朝拜儀式。但班戈縣旅遊局局長斯傑說,在湖邊一些有過神跡地方,人們已經不知道前人所做的都是什麼樣的儀式了。比如過去要供奉穀物的地方,現在卻有人在那裏扔衣服和鞋子。

 

18 座島嶼和18 座山峰

 

熟悉納木錯的人們說,納木錯陽面(即北面)有18 座島嶼,但最著名的一個在陰面(紮西島);納木錯陰面(即南面)有18 座山峰,但著名的一個在陽面。

 

18 座島嶼——納木錯的陽面有18 座著名的島嶼(伸進湖中的半島),這些島嶼上或有高僧大德曾經長年修行,或是有神靈曾經居住。16 世紀以來,更多的藏傳佛教的嘎舉、格魯、甯瑪派僧人相繼在這裏修行,以嘎舉派為最多。第五、第六、第七世嘎瑪巴活佛都曾到過納木錯湖邊修行,還有另外一位紅帽派活佛也曾來這裏修行。因為許多島嶼上都有聖跡或傳說,也因為知道這些傳說的人已經很難尋訪得到,所以,我們在這裏把這些島嶼進行一個簡單的梳理。

 

048

納木錯北面的恰多朗卡島和聖象天門。(攝影巴塔)

1、多加魯古島——多加寺所在地。

 

2、其多島——其多山岩畫,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3、米熱島——這是兩個小島連在一起的島嶼。米熱是藏語,眼鏡的意思。在現代的玻璃和樹脂眼鏡出現之前,牧人們用犛牛毛編織出兩個薄薄的絨片連在一起,掛在耳朵上,前面罩住眼睛,以抵禦高原上強烈的陽光,特別是一望無際的雪野對陽光的折射,這就是牧民們傳統的眼鏡。傳說中,仙女堪卓?益西帕姆轉湖的時候有一位老太太一直跟著她,老人家在中途摔倒了三次,每次都堅定地爬起來跟著仙女一起走,並且,這位老太太沒有戴眼鏡。益西帕姆被老太太的行為感動了,就送給她一副犛牛毛編織的眼鏡。老太太轉湖之後就住在這個島上,直到最終故去。為了紀念這次相逢和相贈的故事,人們就為這個島取名為米熱島。

 

4、森姆島——森姆是魔女的意思。相傳,當年蓮花生大師轉湖,有個魔女跟在他身邊不斷地吹出妖風,下起大雪,給這一帶湖濱地區造成了很大的災害。也有一種傳說是納木錯經常出現一個魔女,禍害這裏的老百姓,這附近每個月都會有一個孩子死去,其實就是被這個魔女吃掉了。總之,蓮花生大師最終降伏了這個魔女,將她扔在這裏,並在魔女的心臟上立下了一座石碑( 黑石塔),而後把魔女所在的地方取名為森姆莫島。後來許多苯教的和佛教噶舉派的高僧在這裏修行,這裏也成為了一個修行地。

 

5、替讓木保島——替讓是精靈的意思,替讓島是贊神紮古所居住的地方。紮古由於臉長得難看,所以又叫紮古惡臉,也有人把他說成鬼。

 

6、朗阿島——“朗阿是鐵盤的意思,這個島的形狀像一個黑色的鐵盤,傳說它是納木錯用來炒青稞的盤子。在這個島上,人們可以撿到形狀為五穀的各種不同顏色的小石頭。

 

7、囊島——“是中心的意思,囊島是一座非常美麗的湖心島,在整個納木錯湖水結冰以後才可以前去登島。島上有許多高僧修行過的自然溶洞,其中最大、最美觀的是噶咯大師修行過的一個3 層的溶洞,洞中最上一層有自然形成的蓮花生大師的畫像,還有自成的掛鼓的石鉤,有自成的噶咯大師盤坐的圓形石墊。在2 層有自成的藥神雲丹貢保的藥包和著名大譯師仁青桑布的朱筆,同時還有六字經文。在樓下的溶洞中有天行益西措加的腳印和修行者紮古的爐灶。傳說中,米拉日巴曾在囊島上修行過一年。

 

8、日阿島——五冠島,它的地形就像是草原上說唱格薩爾或演唱其他佛經故事時說唱者頭上戴的五冠帽。日阿島從外面看來就是底下一座山梁,上面分為5 個小山坡,每個小山坡都還有自己不同的特性和奇特的故事,和五冠帽一樣分別對應著五位佛。

 

9、達確旺巴島——“達確就是駿馬,這個島的形狀為一匹駿馬站立在草原,傳說這就是念青唐古拉的坐騎。這座島的西邊有天神修行洞,東邊有天然鹿修行洞,因為這個洞形狀似鹿;再往西有念青唐古拉修行洞和蓮花生修行洞,在蓮花生修行洞內可以觀看到天然觀音像和很多岩石上的動物圖案;此外,這裏還有納木錯修行洞、噶爾瑪洞、蓮花生掌印等數不勝數的自然圖文和民間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圖像。當地人說,轉一圈達確昂巴島如同念誦兩億遍六字經文的功德。達確昂巴島被稱為納木錯守護者。

 

10、央姆魯島——“央姆的意思是綿羊。

 

11、仔仔熱島——意思是山羊島。

 

12、多加郎卡島——恰多寺景區所在地。

 

13、嘎巴島——意思是狗島。傳說納木錯岸邊的草原上有一位著名的獵人名叫曲讓貢布多吉,他打獵的本事主要是依靠他的那只神奇的獵犬。獵人和狗一起住在這個島上。人們對狗的記憶更加深刻,所以就把這座島叫做嘎巴島。在藏曆1 14 日和4 15 寧靜的夜晚,這裏可以聽得到神狗的叫聲。這個島上的修行洞中有自成的宗喀巴三師頭像,另外還有著名的大譯師仁青桑布的修行洞,島上其他地方還分佈著許多五顏六色的岩畫。傳說中這個島也是納木錯的護身島。

 

14、吐哪日姆島——“吐娜是指黑色,日姆的意思是花紋。吐哪日姆島上有一個黑色的雍仲圖案遠近聞名。

 

15、卡卓益西島——仙女候選的地方。

 

16、吾色頗章島——明亮的宮殿島。這座島上有著名的修行洞,傳說念青唐古拉顯現人身的時候就住在這裏修行。

 

17、紮古修行島——紮古惡臉修行的地方。

 

18、紮西島——紮西寺所在地,因為距離拉薩和當雄最近,所以是現在納木錯開發成熟的著名旅遊景

區。而紮西島又是18 座島嶼中唯一一座處在納木錯南岸的島嶼。

 

↓娘熱溶洞入口(圖片提供班戈縣旅遊局)

04818 座山峰——“(或寫成)這個音就是藏語裏山的意思,所以納木錯湖邊的18 座山峰分別稱為:哈保東、索嘎東、歐那東、若白東、馬加東、幫錦東、阿丹東、噶爾拉姆東、瓊那東、朗瑪東、貢姆東、地熱東、亞保東、折母東、江母東、森格東、幫紮東、堪巴東。其中,噶爾拉母東是納木錯的四大神浴門之一的拉姆神浴門所在地,也是納木錯18 大山峰當中非常有名的一個山坡。

 

拉江懇巴山——這裏是納木錯的頭,圍納木錯轉湖,最重要的在這座山上要進行祭拜。從這座山上觀望,可以看出納木錯的整個湖形就是金剛亥母側臥著的形狀,特別是日出觀望湖形的理想之地。

 

草原深處的更多風景

 

除了納木錯湖岸邊的這些動人故事,我們繼續向草原深處走去,依然會看到各種美麗的景色和動人的傳說,它們都與納木錯和念青唐古拉密切相關。

 

娘熱溶洞又稱魚嘴山洞,位於班弋縣保吉鄉六村( 崗地村) 境內的娘日山上。這裏有天門洞和地門洞兩個天然形成的洞口,洞內有許多小型的盤洞。關於洞的深度和大小有很多不同的傳說。當地牧民曾經多次想要察看洞的盡頭,但是從不曾有人走到過。薩摩寺的活佛晉美丹增廳覺曾經帶領僧人進過洞,給其中的幾個小洞取了名字,又獻上一些哈達。曾經有科考人員帶好電源和氧氣等裝備進洞考察,但最終還是沒能走到它的深處。像西藏很多地區無法考察其深度的洞穴一樣,這裏的牧民傳說,一隻羊走進洞口就失蹤了,第二年從日喀則地區南木林縣境內的一個山洞裏出來了。娘日洞內自然形成的各種鐘乳石造型非常奇特,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有很多造型被進去的人們看成是各種佛和菩薩的形象。當地的百姓非常信奉和敬仰,歷來視其為佛祖留給人間的朝拜物。

 

從納木錯與著名的羌塘自然保護區接壤。這裏有成群的藏羚羊、野毛驢以及黑頸鶴,湖中也具有豐富的魚產資源。亞都湖鳥島景點位於佳瓊鎮二村境內,距班戈縣城約160 公里,這裏一到夏天鳥類眾多,各種不同的鳥類在這裏積聚,生育後代。

050

上圖其多山岩畫(攝影嘉措)下圖藏族同胞將天然形成的類似佛像等的聖跡稱之為然炯。(圖片提供班戈縣旅遊局)

051

 

過熱鬼山位於佳瓊鎮五村境內,距縣城約有130公里的路程,這裏擁有許多自然形成的岩畫和石山,更具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主要與格薩爾的傳說有著緊密的關係。相傳在格薩爾征戰的過程中,納木錯湖畔草原上有一位叫阿窮的魔王,他用過熱山、加瓊山、康日山、色山、郎千山、多日山和達如湖把自己的地盤圍起來,形成一個獨立的王國。從地圖上看,這裏確實是一片山與湖環繞著的相對封閉的地方。但是格薩爾大王最後還是將阿窮降伏了。如今,在藏北班戈、申紮、雙湖以及那曲縣的一部分地區還可以看到一些黑色的犛牛帳篷,進門的簾子上和帳篷的背後分別有兩道用白色牛毛織出的豎條紋,那白色的條紋就說明——我們是阿窮王的後代。

 

而納木錯湖邊另一番不容錯過的美景就是一望無際的班戈草原。藏北草原遼闊雄渾,在這即使荒涼也讓人倍感親切的草原上,一頂頂帳篷裏升起一縷縷青煙令人心曠神怡。當地流傳久遠的牧歌裏這樣唱道:

 

北方班戈蒼茫牧場,點點湖泊星羅棋佈,好似供奉神靈的淨水,那是玉帝龍王的寶座。

 

這裏有遙遙相連的村莊,這裏有心情享受的牛羊,這裏有左右相望的寶庫。

 

卡覺山是黃金的寶庫,東恰湖是水晶的寶庫,過熱山是吉祥物的寶庫,本木同山是自然的寶庫。這是礦產豐富的家鄉。

 

高高在上的佳瓊山,雲霧繚繞在它身,是聖鳥雪雞的故土,野生動物的樂園。

 

百萬種草藥生長在連綿起伏的山川上,千萬條小溪流淌在無際的草原上。

 

喝上一口八方聖水,清嗓潤肺歌聲亮。

 

這片雄渾寬廣的草原,是我牧人的家鄉,是我極樂的天堂。

052

溶洞中的水潭。(圖片提供/ 班戈縣旅遊局)